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高凯)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四期”——吕铮作品研讨会日前举行。本次会议主要以吕铮小说新作《打击队》为研讨对象,邀请二十余位学者、评论家、作家参会。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王云龙摄

吕铮,警察、作家、编剧、词曲作者,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北京作协会员,北京音协会员。曾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第七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小说作品连续五次获得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奖项。他的作品《打击队》主要描写因意外破获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辅警邰晓阳,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追捕、甄别、谋略、担当,书中讲述了一名小警察的开挂逆袭之路,更书写了大时代热血正义的浩然之歌。
《打击队》首发在《人民文学》2023年第一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用“正”、“常”、“人”三个字来评价这部小说:“正”是对社会生活的正视,“常”是写出了人生的常态和社会的常态,“人”是写出了人情、人心和人味。
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知名作家、评论家张策谈到,吕铮的创作与公安职业密不可分,他突破了类型小说的窠臼,笔下的故事把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进行了认真剪裁、虚构、提高,与此同时继承了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的许多优良传统。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觉得,吕铮的小说可读性非常强,他的小说看上去聚焦案件本身,但背后投射出了非常复杂的,甚至是历史变迁、社会动因的层面。从技术层面看,其写作不仅借鉴了类型小说,也运用了影视作品、新媒体的叙事手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讲到,吕铮的作品写出了人民性、时代性,《打击队》真正达到了写生活、写人物的同时具备了可信的价值感,他贴着人心写,在专业性和英雄气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均衡。他的长篇小说、电影电视剧的改编证明,中国文学中公安文学的重大性和重大意义,以及无限可能性。他的创作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特别有特点的样本。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认为,吕铮小说中的人物有两种智慧,一个是警察的专业智慧,一个是市井智慧,其作品中,人物越来越生活化,案件的时代性非常强。
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评论家傅逸尘觉得公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吕铮的《打击队》在技术层面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小说中各种对抗性的矛盾冲突的戏剧化因素自然结合,同时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阳光的、向上的精神,崇高和英雄的价值意义贯穿始终,里面尽管会涉及到社会阴暗面,但最后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温暖、人情味,非常珍贵。(完)
中新网迪拜12月1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11月30日在迪拜举行。世界基准联盟CEO格尔布兰德•哈弗坎普在边会上表示,期待联盟在中国吸纳更多的成员加入,争取企业在打造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边会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哈弗坎普介绍,世界基准联盟在联合国大会上成立,使命就是要去评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2000家企业如何努力实现联合国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他认为,很有必要去了解企业在现在的转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让众多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聚在一起,包括政府、机构还有社会组织以及企业,能够共同参与进来。世界基准联盟将具体的目标变成可量化的指标来评估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做法。

哈弗坎普透露,评估的2000家全球最大的企业中,200家是来自中国,这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包括能源、食品还有交通和农业领域。“我们也非常高兴能看到很多的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表现是遥遥领先的。”他表示。
哈弗坎普指出,为了加速实现转型,要确保生态文明的理念确实是由企业落实。为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世界基准联盟也要跟各相关方共同合作。世界基准联盟组建了一个国际性的联盟,联盟中的成员有国际性组织400余家,这其中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成员单位。
未来几年,哈弗坎普期待这个联盟在中国吸纳更多的成员加入。这样,一方面能够争取企业在打造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起到一个监督、督促的作用。(完) 【编辑:刘欢】